近年来,颍上县认真贯彻省、市关于“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按照“简政放权、激发活力,规范统一、便捷高效,宽进严管、权责一致”的原则,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领导重视,高位谋划改革。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颍上县多证合一改革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下发了《颍上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颍上县全面实施“多证合一”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颍政办〔2017〕73号)、《颍上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颍上县进一步加强“先证后照”改革后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等三份文件的通知》(颍政办〔2017〕93号)等文件,形成了全县商事制度改革的政策体系。建立了由县领导任召集人、31家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多次召开推进会,明确职责,夯实责任,理清思路,高效快速推动改革。
二、精准施策,确保改革实效。一是在企业准入上放权,落实企业“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截至今年9月份,全县依托网上办事大厅,实现全程电子化登记2331户,其中企业全程电子化设立登记1454户,个体户877户,电子化名称登记2899户,全程电子化业务量占比已达49.6%。二是在工作过程中放权,减少不必要的证明材料,深入推动工商登记注册制度便利化。今年以来减少群众和企业办事提交所需证明材料1万多份,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三是在服务场所上放权,落实银行代办商务登记。在建设银行开通了银行代办商务登记,将工商登记下放到金融服务机构,实行就近申报,就近办理。
三、对照问题,再启改革新篇。目前,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证照分离后的监管滞后。实施先照后证改革以来,企业在取得营业执照后许可证办理期限要求、职责边界、负面清单等方面,未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做出详尽规定;双告知信息推送后,后置审批部门信息认领、反馈滞后。二是涉企信息归集和共享渠道不畅,信息利用率不高。目前,发改委、电子政务、政务中心几家都有涉企信息归集平台,但涉企信息暂未实现有效连接。三是事中事后监管联动性不强。监管信息归集难、联合惩戒难、部门执法协同难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下一步,该县将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力促全县商事制度改革再上台阶。一是以进一步减证和推进“证照分离”为重点,大幅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精简前置审批事项,全面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深化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申请材料“一次提交、部门流转、一档管理”,推行线下办事“一次性办结”。二是大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强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抽查事项100%覆盖,实行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抽查,实现“一次抽查、全面体检、综合会诊”,解决重复检查、任性执法的问题,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同时,加强部门之间、层级之间、地域之间的网络连通和信息共享,实现“一处违规、处处受限”,倒逼企业依法规范诚信经营。三是着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引导和帮助,精准制定各项扶持政策,着力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